“今天我們先一起閱讀民法典第五編婚姻家庭編,然后再進行討論……”1月10日下午,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光明社區按例舉行主題讀書會。光明社區婦聯主席陳欣帶領婦聯執委們共同學習民法典的內容。在她身旁的計劃板上,下周排定的學習計劃是物業管理。 
“光明社區農家書屋目前面積120平方米,藏書數量多、類別多,電腦查閱、有聲閱讀、空調、茶水、老花鏡等服務配套設備也都比較完備。”光明社區書記翟榕說。 作為宿豫區先行試點的新型農村社區,光明社區立足“兩結合”,即農家書屋創建與優居興產強村富民的社區建設總要求相結合、與干部的崗位職責和群眾的切實所需相結合,將政策引導、技能培訓、社會治理、文明宣傳和志愿服務等定人定時定題開展讀書學習和交流研討,為社區全面發展提供助力。
強化管理服務,讓農家書屋成為家門口的“文化凈土” 作為2020年江蘇省“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來龍鎮高度重視農家書屋建設,將其作為農村意識形態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安排專人負責,建立農家書屋日常管理臺賬,對農家書屋進行規范管理,還在顯著位置放置農家書屋意見登記簿。 
“我們要求各社區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和要求采購出版物,杜絕低劣圖書、非法和違禁出版物流入農家書屋,努力讓農家書屋成為全鎮居民家門口的‘文化凈土’。”來龍鎮宣統委員李敏說。與此同時,來龍鎮還利用農家書屋,開展“綠書簽行動”等宣傳活動,引導群眾綠色閱讀、文明上網,自覺遠離和抵制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
加強閱讀引領,讓農家書屋成為基層百姓的“充電寶” 在來龍鎮,黨員干部、留守兒童、養殖大戶、學生家長、老年人等群體是小鎮書屋、農家書屋的常客。鄉鎮、社區依托各類閱讀陣地,邀請全民閱讀志愿者、理論宣講團、農技專家等共同參與農家書屋活動,圍繞抗擊疫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文明家風、生產生活等內容,開展知識講座、閱讀比賽、好書分享等豐富多彩的活動。2020年,來龍鎮舉辦了300余場“點單式”閱讀活動,活躍和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營造了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 
“往年農閑的時候,我們都是串串門、打打牌,現在都來農家書屋看書,不僅長知識,還豐富了業余生活。”對于村民張其來說,每天到家門口農家書屋給自己充充電,已成為一種習慣。
推廣數字閱讀,讓農家書屋成為脫貧攻堅的“加油站” 為進一步提升農家書屋使用水平,來龍鎮積極推動農家書屋向數字化轉型升級。鄉鎮、社區通過張貼海報、入戶宣傳、鎮村廣播、微信群轉發等線上線下多渠道動員,引導轄區居民注冊使用數字農家書屋APP,目前已有用戶8000余名。 “現在用手機隨時隨地都能看,里面有不少農技知識,幫了我不少忙呢!。”村民周子健說。農家書屋快捷方便的數字化閱讀服務,深受群眾歡迎,極大地帶動了他們的讀書熱情。 
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近年來,來龍鎮依托高標準打造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不斷完善閱讀陣地建設,現有小鎮書屋1處、農家書屋12處,累計圖書4萬余冊,全部實現與區圖書館通借通還,滿足了當地百姓的閱讀需求。除了從硬件上滿足群眾多樣化的需求,來龍鎮著力從服務和活動上豐富、優化群眾生活,做深做實“農家書屋+”的文章,不斷放大陣地載體的凝聚和引導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