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揚州市邗江區楊廟鎮楊廟村農家書屋一直以黨建引領村民閱讀新風尚,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豐富農民群眾農閑時間,從而提升村莊治理水平。 
建好是基礎 管好是關鍵 走進楊廟村,農家書屋里整潔而溫馨。屋內書架上整齊排列著各類書籍,五六個村民正聚在一起,認真閱讀報刊和雜志。據了解,楊廟村按照全省五星級示范農家書屋的標準,建成書屋閱覽室,書屋面積占地50平方米,包含六大類書籍共1萬冊以上,范圍涵蓋社會科學、文史、 自然科學、農業科學、哲學、綜合等六大類。里面還配齊8臺計算機和可供30人以上閱讀的桌椅,方便更多村民閱讀。 
“農家書屋”建設,建好是基礎,管好是關鍵。成立之初,楊廟村成立了以支部書記為組長的書屋建設領導小組,以大學生村官為書屋管理員,切實加強對書屋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書屋建設實行“三專”制度:即每年年初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制定書屋年度建設規劃,為一年的工作把好方向;研究安排書屋年度建設專項資金,逐步配齊相關硬件設備;討論安排書屋專職管護人員,負責書屋日常借閱登記、設備維護以及圖書的保養等。通過“人力財力”雙保障制度,讓村民在小書屋“充電”學習。
設立“第二書屋” 促進文明進步 楊廟村通過農家書屋積極引導農民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幫助農民了解掌握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為農民學科學、用科學,提高管理技能、增收致富搭建了平臺。隨著農家書屋的逐漸推廣,白天在田間地里干活,晚上在農家書屋看書已成為楊廟村農民的一種新時尚。 在田間忙碌了一天的老李回來后,到農家書屋借閱了《菜農種菜疑難問題解答知識手冊》,他表示,現在種地,沒知識、沒技術,就沒有收入,閑下來常來農家書屋看一看,學學技術,長長知識,開開眼界,給自己充充電、加加油,“去年,我在這里借了很多關于種菜方面的書籍,通過閱讀、學習,還真把我在種植蔬菜時遇到的困難給解決了,這里的書就是我們老百姓打開致富門的‘金鑰匙’。” 楊廟村在建好“農家書屋”同時,不斷創新管理方式。通過設立“第二書屋”,在楊廟村西莊組配套建設村級文化廣場,將部分圖書送到群眾家門口。同時配置了籃球場、乒乓球案等健身娛樂設施,組織開展廣場舞表演及健身運動,在豐富群眾休閑、娛樂等綜合文化生活的同時,讓更多文化活動走進群眾,陶冶情操,促進居民文明進步。 
整合各方資源 呵護兒童成長 楊廟村以農家書屋為載體,建設宣傳教育陣地。楊廟村通過整合書屋和黨建書籍資源,在書屋開展青少年閱讀實踐活動,向參加活動的青少年兒童推薦愛國主義書籍,引導青少年兒童學黨史國史,常懷感恩之心。同時,為了增加青少年課外閱讀積極性,定期開展各種主題的手工課堂和閱讀鑒賞等活動。目前,楊廟村書屋已經開展特色讀書活動40余次,讓孩子們在書香文化中幸福成長。 除了設施硬核,農家書屋“軟件條件”更讓人暖心。假期,楊廟村農家書屋圖書管理員和婦女兒童專員田甜、朱夢迪主動請纓給困境兒童做陪讀,擔任起“臨時老師”的角色,幫助困境學生進行學業輔導,確保學習不掉隊。楊廟村書記趙如峰告訴記者,為進一步提高農家書屋利用率,暑假期間農家書屋全天候對外免費開放,書屋管理員必須在職在崗、盡職盡責。此外,他們還組織志愿者進入農家書屋對轄區兒童進行功課輔導、開展趣味游戲,呵護兒童成長。 
用閱讀架起文明橋梁,以文化凝聚村莊力量,通過農家書屋的輻射,楊廟村廣泛開展文明家庭、“雙十佳”家庭、楊廟好人等評選活動,推動孝老敬親、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和諧的家庭美德和社會文明風氣的養成,有力推動黨建引領新氣象,為創新村莊治理凝聚起更多正能量。
|